受俄烏開戰影響,小麥、玉米、原油、天然氣、鋁、鎳等大宗商品價格均出現一定的上漲,近期尤以金屬鎳的走勢*為刺激,兩個交易日上漲近250%。倫敦金屬交易所(LME)取消所有當地時間3月8日凌晨0點或之后在場外交易和LMEselect屏幕交易系統執行的鎳交易,并將推遲原定于3月9日交割的所有現貨鎳合約交割;上海期貨交易所調高鎳期貨手續費,同時在3月9日晚夜盤交易起,暫停鎳期貨部分合約交易一天。
在此背景下,含鎳元素的鎢制品如鎢鎳合金、鎢鎳鐵合金和鎢鎳銅合金等價格應如何計算呢?計鎢價還是計鎳價呢?這確實是一件令人頭疼的事情。
據中鎢在線了解,3月7日,倫敦金屬交易所鎳價創下LME有史以來*極端的價格波動之一,單日暴漲76%,連破3萬、4萬、5萬美元關口,至每噸50905美元,達到近15年來的*高點,其中當日*高漲達到55000美元/噸,漲幅為90.13%。
3月8日,鎳市瘋狂行情持續上演,LME鎳價連破6萬、7萬、8萬、9萬美元關口,一度漲超110%至101351美元/噸,不過在停盤前,價格回落至82000美元/噸,因此單日漲幅約65%。以3月8日盤中*高價來計算,兩天時間鎳價格約上漲248%。而在俄烏沖突升級以前,倫鎳價僅在25000美元/噸下方。
3月9日倫鎳停盤,業者預計恢復交易時間不會早于3月11日。
本次“妖鎳”橫行的誘因是由于俄烏局勢升級以及相關制裁行動,導致俄鎳交易受到限制,市場供應短缺擔憂推升鎳價,而資本逐利借機逼倉,加劇了這一形勢。據悉,俄鎳供應占全球鎳供應量的9%以上,其出口有85%流向中國與歐洲市場。
受國際鎳價飆漲帶動,國內鎳價也明顯升高。當前,國內電解鎳價格約297,700元/噸,近五日漲幅約61%;氯化鎳價格約70,000元/噸,近五日漲幅約46%;高生鎳鐵價格約1,710元/鎳點,近日漲幅約13%。
相較于鎳市場的跳脫表現,近期鎢市場表現相對平穩,主要是由于全球*大鎢資源供應國——中國的鎢市場供求面暫無明確消息更新,而俄烏沖突引發的多空風險仍在博弈。
不過隨著鎳價飆升,關于鎢制品價格的上調預期可能增加,尤其是含鎳鎢基合金產品。此類產品由于高熔點、高硬度、耐磨耐腐蝕等優異特性,被廣泛應用于機械加工、電子信息、醫療器械、航天航空、國防軍事等領域。但是,以鎳為重要原料的新能源汽車、合金等領域的鎢制品需求可能面臨縮減。
相關閱讀:
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數據顯示,2021年全球鎳資源儲量約9500萬噸,其中澳大利亞和印度尼西亞均為2100萬噸,約占全球22.1%,并列世界*;巴西為1600萬噸,約占16.8%,位居第三;緊隨其后的是俄羅斯、菲律賓和中國,儲量分別為750萬噸、480萬噸和280萬噸,占比分別為7.9%、5%和2.9%。
在產量方面,2021年全球鎳產量約270萬噸,其中印度尼西亞為100萬噸,約占全球37%,位居世界*;菲律賓為37萬噸,約占13.7%,位居第二;俄羅斯為25萬噸,約占9.3%,位居第三;其次是新喀里多尼亞、澳大利亞、加拿大和中國,產量分別為19萬噸、16萬噸、13萬噸和12萬噸,占比分別為7%、5.9%、4.8%和4.4%。
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,不代表中國硬質合金商務網的觀點。中國硬質合金商務網對其文字、圖片與其他內容的真實性、及時性、完整性和準確性以及其權利屬性均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,請讀者和相關方自行核實。據此投資,風險自擔。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愿在本網發布,請在兩周內來電或來函與本網聯系。